本篇文章3423字,读完约9分钟

作为证券监管机构的负责人,郭树清即使不在最前沿,也不得不如履薄冰,及时向中国资本市场的“风情”注入兴奋剂和消炎药。

知道事情和真诚

儒家思想对人的成功有一套步骤安排。首先,它是学习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给予事物知识和真诚。郭树清在22岁时遇到了天赐良机。他于1978年被南开大学录取。他的前任尚福林今年也进入了北京财贸学院的课堂。然而,他们的教育背景和专业基础相差甚远。

尚福林早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主修金融。郭树清主修哲学,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列系。与尚福林的专业精神相比,郭树清投身于金融业,这有点像是一个半途而废的和尚。然而,众所周知,半道和尚在业内也可以被尊为泰山的北斗七星。

2011年12月1日,刚刚上任10天的郭树清在杜南参加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论坛时谦虚地说:“我刚刚从间接融资领域转到直接融资领域,资本市场上成熟的想法不多。”这不仅是郭树清“真诚”的态度,也间接表明了他的“频繁调动”。

郭树清在中国证监会任职前有六年的商业银行工作经验,即担任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董事长。然而,在早年,他作为一名学者为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中国人民银行现任行长周小川在尚福林之前曾长期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他几乎与郭树清同时在体改委工作。从这个角度看,郭和周小川在教育和出身上更为接近。

从郭树清的哲学思想、马列主义教育背景和经济改革委员会的工作经验来看,他的确是“大文科”领域的学者,而不是金融领域的专家和专业人士。在建行任职期间,郭树清发表了一篇宏观经济论文《关于中国经济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在业内广为流传。本文延续了他在体改委工作时对宏观和制度的总体构想,从战略和综合的角度,立体地分析了经济法的共性和中国经济的特殊性,以及它们之间复杂而纠结的关系。

郭树清低调“入市”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一篇专业的经济学论文,不如说是一篇关于中国宏观战略发展的热门文章。然而,容易理解的是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深刻而具体的分析。

没错。郭树清、吴敬琏、周小川等人见证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最关键的经济改革。他成为了经济政策顾问和最高领导人背后的驱动力,并被誉为政治上“整体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当时,郭树清作为体改委的宏观经济学家,作为智囊团和笔杆子,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与基层群众接触广泛。例如,当他谈到在密云、贵州和北京的调查时,他意识到中国低收入状况形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他强调“在咨询学者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向最普通的工作者学习,他们往往知道其他深刻的真理。”

郭树清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从基层做起,向普通工人学习,是他一贯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所谓的“诚”,作为一个学者型的官员,不能超过这一点。

在他早年的教育中,虽然他更多地涉及到意识形态和哲学的“大问题”,但在他加入工作后,他“调任”到宏观经济领域——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十年后,他调到贵州担任地方官员;三年后,他将被调到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过去的四年里,他调到了商业银行——建行;现在,他已经到了资本市场阶段的最后一次工作转移和直接融资。

郭树清低调“入市”

无论如何“转移”,这位来自基层的“诚心诚意”和“向事学习”的学者良心,在新的岗位上一定会继续践行。

学术修养与财务治理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郭树清就以其关于中国经济问题、体制转轨和宏观调控的专著而闻名。时至今日,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滞后、要素市场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仍然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主要矛盾,回首往事依然令人震惊。

郭树清在2001年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后,他的思维开始从宏观经济领域转向更为具体的投融资领域。他在一篇文章中明确指出,投融资机制是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正如他所说:“中国的储蓄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却处于落后国家的水平,这导致了大量社会资金的闲置和浪费。”自20世纪90年代初资本市场建立和20世纪90年代末金融业改革的大力推进以来,中国的储蓄水平一直很高,但储蓄转化为投资能力较低的融资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十年了。在郭树清为中国投融资市场呐喊了十年之后,他也从间接投融资的金融领域——中国建设银行,走上了直接融资——证券监管行业的大舞台。

郭树清低调“入市”

事实上,正如郭树清在深圳所说,他对资本市场没有太多成熟的想法。虽然这是自我贬低,但这也是事实的一部分。郭树清上任前主要关注中国的宏观经济战略,这与他在体改委时代提出的“全面改革”的理念是一致的。然而,整体改革也是经济领域各个部门改革的总和,而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股票和证券市场,无疑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郭树清低调“入市”

郭树清在这个“整体”中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行业。他除了继续实践过去央行和商业银行宏观经济的一些基本规律外,还相信自己将以学者的独创性和智慧促进中国证券业的健康发展。

2011年4月29日,时任建行董事长的郭树清接受了某媒体的采访,除了建行今年一季度的骄人业绩外,他还重点关注了资本市场等其他方面。他说,目前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最佳时机,外国机构和企业在中国发行债券和股票可以加快步伐。这应该是他执掌证监会之前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看法。无意中,这也可以被视为他进入证监会的前奏。

郭树清低调“入市”

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对中国庞大甚至可疑的外汇储备当然有自己的长远想法。为此,当他在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后首次出现在国际经济和金融界时,他表示,中国近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甚至一半可以用于直接投资。郭树清的讲话没有直接谈及证券业。作为一个学者型官员,进入一个与过去相关的行业是谨慎而理性的,但它确实非常特殊。

郭树清低调“入市”

但无论如何,银行业或证券业都是金融业;金融业和宏观经济都是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的一部分。郭树清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的全面细致的认识,以及他在人文社会学科方面丰富的“修养”,必将使他在自己直接资助的金融业——证券业中实现治国安邦的理念和构想。

世界资本市场是平的

在古代和现代中国,新官员上任有三个关键点。去年11月初,中国证监会在吹风会上突然宣布,要求上市公司逐步明确分红计划(不应随意改变),并从新的上市公司开始。此外,该政策将从公布之日起立即实施。11月底,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征求公众对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意见。近两年来,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制度一直处于难产状态。本月早些时候,郭树清自己的直接演讲在深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发表了主旨演讲,重申了中国证监会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的“零容忍”态度。

郭树清低调“入市”

即便如此,郭树清的三把火仍然掩盖不了他的低调。

究其原因,首先,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路径到证券监管行业的发展必然有一个过程,这对于郭来说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实上,中国金融监管行业的高管和相关人员已经和解,周小川、尚福林时代就是如此,郭树清也不例外。无论如何,他作为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经理的经历,在中国目前的行政体制下,从人事变动的角度来看,并不意味着太多的“调动”,而且他还在“圈子”里。但是,关键的一点是,郭本人是一个学者,他的低调主要是由于学术上的“转移”,而不是人事职位的变动。

郭树清低调“入市”

其次,他的低调更多的是对现实股市的一种反应,也就是说,他宁愿说这是一种谦虚,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对市场的压迫,他是“谦虚”。2011年10月30日是郭树清上任的日子。那是一个周末,上证综合指数为2473点。在此之前,有2307点被市场称为“国书狄青”。然而,仅仅40天后,12月9日,上证综指再次跌破“郭树清底部”,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最终收于2315点。据计算,自郭树清上任以来,上证综指已经下跌了6个百分点。自去年7月底暴跌以来,美国的道琼斯指数没有太大改善。希腊和意大利的债务危机几乎将欧洲经济拖入了深渊。

郭树清低调“入市”

第三,中国资本市场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2011年12月9日,中国证监会刚刚公布了中国最大内幕交易广东中恒信公司案和殷大规模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案。

郭灿书清如何不在中国股市和世界经济环境中保持低调?

郭在他的学术文章中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很陌生的科学,有高深造诣的人和初出茅庐的人往往站在同一个起点上,许多问题不需要复杂的理论去解决。与此同时,大量的知识被用来它将导致巨大的问题时有发生。老实说,在证券监管行业,他应该如何处理“常识”和“理论”,为中国新经济力量资本市场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

标题:郭树清低调“入市”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