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55字,读完约7分钟

编者按:2011年,增长率连续四个季度下降,这让人们开始担心中国的经济形势。有出口市场萎缩和外资回流美元区等因素,也有地方债务结算、房地产市场监管和银行资产下降等因素。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压力不小;但是,节能减排、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改革和转型任务刻不容缓。如何实现稳定物价和增长的目标,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已成为2012年的一大挑战。

社科院张平:多重周期施压中国经济 2012须推四大变革

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连续四个季度放缓。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日益加剧,中国的“经济崩溃论”和“泡沫论”也在上升。那么,中国经济能否在2012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动力在哪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已经形成,预计年增长率将保持在8%-9%左右。然而,他指出这是一个“合理的范围”。随着自主改革和主动减速带来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中国经济仍将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投资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稳定的消费和有限的出口

投资将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证券日报》:从消费、出口和投资的角度来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

张平:从消费角度来看,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很大。但是,由于当前居民消费受制于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消费政策依赖于收入,收入有一个长期的调整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幅提高消费增长率是不现实的。目前,政府正在提高最低工资,这也是增加消费和扩大内需的一种手段,今年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

长期支撑中国高增长的出口今年将下降得更明显。目前,贸易顺差将继续缩小,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因此,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显然是不现实的。

投资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投资要在扩大内需、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和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率、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的储蓄水平很高,也有投资需求。关键问题是货币能否转化为有效的资本投资。

在这场巨大的国际金融风暴中,中国能够格外保持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投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超过50%,城市化增速开始放缓,特别是近十年来,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城市化速度,未来仍有投资土地的潜力,但增速有所下降。

今年,地方融资平台、铁路和国有企业不得不面临去杠杆化的压力,这将大大降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能力。在许多城市,汽车和住房的双重“限购”也抑制了居民的个人投资。尽管电力、水利、机场、道路、交通等大量在建和续建项目仍将确保2011年建成约80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2年新增7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也将对投资下降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然而,积极的政策调整带来的投资不足仍然是2012年经济的主要压力。

社科院张平:多重周期施压中国经济 2012须推四大变革

中国服务业的最大问题

这是行政控制和垄断

《证券日报》: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服务业和制造业。你如何评价它?

张平:经济越发达,现代服务业比重越高,这符合工业部门消费需求和劳动效率的变化规律。实体经济不应狭隘地理解为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务业最大的问题是行政控制和垄断,这阻碍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只有放松管制,消除垄断,才能提高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社科院张平:多重周期施压中国经济 2012须推四大变革

目前,中国人均gdp水平已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消费升级对提高消费质量、增加服务消费供给提出了强烈需求。目前,看病难、上学难、开车难的现象是服务消费需求无法满足的信号。满足服务消费需求,主要依靠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交通、电信和信息服务、文化产业以及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这是产业需求的新方向。然而,这些部门仍然存在垄断或行政控制,大量社会资源难以进入。

社科院张平:多重周期施压中国经济 2012须推四大变革

改变传统低效的服务业

比例过大的缺点

《证券日报》:你认为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张平:另一个问题是,传统和低效的服务业占很大比例,比如餐饮业。虽然这些部门在短期内对解决就业问题有意义,但由于劳动生产率低,它们容易受到租金变化和经济波动的影响,难以大规模发展。只有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满足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全球竞争的要求,才能为中国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和空空间。

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中国的制造业已经非常庞大,正在从“中国制造”逐渐转变为“中国创造”。应当指出,技术创新需要更多的制度激励和市场激励,而不是政府的直接干预。政府的作用在于完善制度和加强监督。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政府应加强激励制度设计,建立更严格的控制标准,促进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然后通过减税、上市等市场手段鼓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

社科院张平:多重周期施压中国经济 2012须推四大变革

德国和新加坡等世界上成功的制造中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坚决降低房地产价格,保持制造劳动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步增长,强化人力资本和创新的优势。在许多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的国家,大量产业已经转移出去。如果中国想保持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然后成为制造业强国,就必须抑制房地产泡沫。

专注于稳定金融

应对多重周期的重叠冲击

《证券日报》:你对经济周期的研究意义深远。请谈谈中国经济面临的周期性风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张平:短期而言,国际周期的欧债危机和中国周期的地方融资平台的高负债将在2012年体现为短期现金流冲击。尤其是欧洲债务中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将在2012年2-4月进行集中支付,国际债务危机将面临巨大压力。2012年国内平台债务也是集中支付期,也将遭遇现金流冲击的风险,金融市场的恐慌将直接导致风险增加。

中国经济的总杠杆率已经很高,金融风险也在不断上升。一方面,以社会融资总量衡量,截至2011年年中,国内信贷存量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73%,高于许多收入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地方融资平台和中央企业由于其强大的融资能力,有意或无意地提高了财务杠杆比率。由于这些机构投资周期长,短期回报低,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较高的现金流风险和突出的债务风险。

社科院张平:多重周期施压中国经济 2012须推四大变革

从长远来看,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也已成为长期趋势。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全球分工体系的重建需要10多年的时间,因此未来6-8年仍将是充满“再调整”的摩擦期。

从中国目前的政策目标来看,中国“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目标已经下调至7%,这已经被认为是放缓了。2012年,中国经济可能遭遇多重周期的重叠冲击,特别是短周期和长周期,以及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周期和政策周期的重叠。要以稳定金融为重点,积极调整金融结构,以适应长远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认真应对2012年国内外经济波动,积极进行结构性调整,抓住全球发展新机遇,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实施结构性减税,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第二,放松管制,使社会资源能够迅速进入现代服务业,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第四,防范金融风险,把抑制房地产泡沫作为长期战略选择,完善金融体系,使金融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标题:社科院张平:多重周期施压中国经济 2012须推四大变革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