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1字,读完约3分钟

“老焦”是焦金普自称的博客,也是中国小额信贷机构年度联席会议上勤恳秘书长的“尊称”。

然而,外界不太了解的是,他自1993年以来一直在央行研究部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银行改革的政策研究者。直到2004年的一次偶然相遇,他的研究方向才延伸到小额信贷行业。

2004年下半年的一天,由于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38岁的焦金普参加了中央一号文件相关内容的起草工作,并开始了一个小额信贷时期,一直持续到今天。

“从2004年到2008年,连续五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农村金融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提到了小额信贷。”焦金普回忆起过去他被附加到小额贷款。

2004年5月,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的易纲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探索培育小额信贷组织相关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小额信贷小组,由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吴晓灵担任组长,时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的焦金普担任副组长。

当时确立的试点步骤是,小额金融公司应首先试点,然后在获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选定的试点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和贵州五省(区)的五个县。

“在我们看来,既然它是一个试点,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对于小额信贷的前景,当时谁都无法准确判断。”此时,焦金普等人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为小额贷款公司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这在当时是没有经验可借鉴的。

困惑中,2006年6月的一天,焦金普有幸访问了孟加拉国,并有幸见到了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以及他创立的被国际公认为最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村镇银行”模式。

在晚宴上,当我遇到尤努斯时,焦金普好奇地问:“作为一个世界名人和著名的教授,我也接受过美国教育,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我注意到你今天穿着拖鞋去吃饭?”

“在小额信贷方面做得好与正规的金融程序不一样。就像你不能穿皮鞋去稻田,你必须穿拖鞋。”尤努斯微笑着回应。

焦金普对这次短暂的孟加拉之行印象深刻。此后,穆罕默德·尤努斯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同年10月,尤努斯首次访华,在中国引发了“尤努斯热”。有一段时间,人们听到了围绕小额信贷的各种声音。

“应从辩证和历史的角度看待小额金融,既不能左也不能右。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实践和事实将证明一切。”焦金普当时在博文中指出“必须说两个字”。

之后,焦金普在充分研究和论证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包括孟加拉模式在内的国际先进小额信贷经验,于2008年5月参与起草了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

到目前为止,小额贷款公司已经远远超出了五个试点省份,并在全国全面展开。在它的背后,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老焦”这个忙碌的身影。

焦金普: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委书记、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焦金普是公认的金融领域的权威专家,尤其是在推动中国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的发展和研究方面。发表学术论文或理论文章100余篇,发表著作10余本,代表作有《wto与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小额信贷与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系与政府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等。

标题:“老焦”的小贷情缘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