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88字,读完约8分钟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教授在上海市金融行业协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会主办的“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系列讲座上发表了题为“保险市场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演讲。针对上海保险市场的发展,郝指出,政府应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围绕公共利益,建立以公共责任和食品责任为保障内容的地方强制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委托专业健康保险机构管理的制度,使上海成为保险市场发展的典范

中央财经院长: 围绕公共利益建立地方强制保险制度

保险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离不开保险市场。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业和保险业都具有融资功能,这已成为直接制约或影响金融中心正常发展和运行的重要因素。纵观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发达完善的保险市场已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

“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国际著名的金融中心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海港,依靠海洋形成相当规模的财富分配中心。长期寿险保单和养老金业务形成的资本流动和海上保险业务发展形成的无形贸易收入流动,进一步夯实了现代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基础。”郝指出。

目前,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所在的国家已经发展了保险市场。2010年,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国家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德国,保费收入分别达到11661亿美元、5574亿美元、3100亿美元、2801亿美元和2398亿美元。中国以2146亿美元排名第六。

从2011年财富500强中的10大金融企业:安盛、荷兰国际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美国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安联保险集团、中力保险集团、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也可以看出保险业“分量十足”。"由此可见,保险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郝对说道。

非寿险业务发展巨大。那么,如何用定量指标来评价保险市场的发展呢?郝指出,保险业务收入占gdp(保险深度)的比重、保险资产占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保险业务收入规模、非寿险业务收入占保险业务收入的比重、保险公司总部数量和员工规模、水保业务发展状况、海外保费流入状况、跨国保险机构总部状况、保险市场创新能力以及保险监管政策和税收政策等十大指标。

中央财经院长: 围绕公共利益建立地方强制保险制度

2011年,全球平均保险深度为6.7,台、港、新、京、沪、mainland China的保险深度分别为16.8、11.8、6.5、5.1、3.9和3.0;保险资产占上述领域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6.43%、21.5%、16.9%、5.7%、5.6%和5.2%。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5136亿元、1800亿元、1250亿元、821亿元和753亿元。2011年,mainland China排名前七的省市是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北京、四川和上海。

中央财经院长: 围绕公共利益建立地方强制保险制度

2011年,全球非寿险业务占总保险业务的42.2%,新加波、沪市、京港、台海和mainland China分别为41.3%、39.73%、38.38%、11.31%、7%和39.36%。“中国非寿险业务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下大力气解决。与此同时,应该注意的是,非寿险业务已经大大拓展了空的空间。”

由财产保险、短期意外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组成的非寿险产品具有最强的保障功能。许多寿险产品的储蓄功能过高,导致实际保障功能下降。因此,在与保费收入相对应的产品结构中,非寿险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社会财产和普通人生存利益的保险保障状况,或者保险业在整个金融业中核心竞争力的真实状况,以及政府和社会对保险业依赖的真实状况。

中央财经院长: 围绕公共利益建立地方强制保险制度

此前,郝多次表示,如果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的保险覆盖面较低,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政府和社会对保险业的依赖程度将不可避免地下降,这必然会导致保险业的边缘化。

中国的水保险业务正在下滑。目前,全球海上保险市场约为300亿美元,包括英国、日本、德国和美国在内的国家占据了约60%的市场份额。中国保险业承保的国际船舶保险业务总量不到全球市场的3%,中资保险公司在财产保险领域高技术含量的传统海上保险业务中正逐渐失去影响力。

“虽然许多在华外资财产保险公司仍将海上保险业务作为主营业务,但由于外资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规模有限,加上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对海上保险业务的苗头仍不重视,中国保险业对中国无形贸易的贡献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郝对说道。

中国保险业源于“水险”,新中国保险业源于“水险”。新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影响力也源于“水险”,它是无形贸易收入的主要来源。

“水险”是一项技术性含量很高的国际保险业务,其发展状况决定了该行业的国际影响力。“走出去”战略需要‘水保’业务的支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水保’的发展。”郝对说道。

郝苏烟还指出,面对中国经济不断扩大的外部需求的要求,保险市场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上必须考虑“走出去”。除了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国有跨国企业设立专业自保机构外,还可以与银行业合作,共同支持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为国内客户提供海外保险接续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球延伸保险服务和增加海外保费收入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战略命题。”郝对说道。

中央财经院长: 围绕公共利益建立地方强制保险制度

上海应该成为国际保险业务的枢纽,保险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是建设世界重要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上,国际金融中心本身就是各种金融商品交易的集散地,吸引着各种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总部“落户”。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能否吸引跨国保险公司地区总部落户,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保险业务配送中心、再保险业务交易中心和保险经纪业务采购服务中心,将成为衡量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状况的重要指标。”郝指出。

郝苏烟在讲话中指出,国际金融中心的保险市场应该创新。他说,由于国际金融中心是各类金融产品交易的集散地,其保险市场的发展与传统保险市场相比应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统保险机制向综合金融机制转变;二是从传统保险市场向多元化资本市场的转变;第三,从传统风险仓库到金融风险媒介的转变。“有效实现三个转变的关键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监管创新。”郝对说道。

中央财经院长: 围绕公共利益建立地方强制保险制度

在谈到保险监管政策和税收政策时,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通过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宽松的监管政策和税收政策,吸引和扩大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规模,支持和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开放的国际保险市场的发展还必须得到适当的监管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因此,认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性,支持包括保险市场在内的其他金融市场,是建设和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郝指出。

发展上海保险市场,必须在观念和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上海市《关于印发2012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上海今年将推进保险市场建设,抓紧制定保险交易所建设规划;努力推出个人所得税递延养老保险产品试点,做好企业年金试点和投资上海公租房债务融资产品工作;研究促进上海进出口企业投保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政策措施。积极研究国际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税收优惠政策,力争条件具备时在上海先行先试。聚集船舶保险经营机构,搭建船舶保险业务平台,培养船舶保险经纪人团队,打造船舶保险业务中心;探索上海农业巨灾风险保障机制;研究促进上海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措施。

中央财经院长: 围绕公共利益建立地方强制保险制度

对此,郝指出,要发展上海保险市场,首先要在观念和政策上有所突破。其次,政府应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围绕公共利益,建立以公共责任和食品责任为保障内容的地方强制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委托专业健康保险机构管理的制度,使上海成为保险市场发展的典范。

与此同时,他建议建立一个虚拟的离岸港口系统,以吸引国内大型跨国企业“落户”,并成立专业的自我保险公司。建立全国寿险保单贴现业务中心的可行性研究也可以开展,为寿险保单贴现的实际操作做准备。开发利用银联系统自助支付保费,开发长期寿险保单,利用银联系统自助抵押贷款和商业消费贷款,研究建立“联合保险”服务体系。成立精算师事务所,为政府和中小保险机构提供服务。

标题:中央财经院长: 围绕公共利益建立地方强制保险制度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