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6字,读完约5分钟

证据很多。

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企业利润将因劳动力供应紧张而受到挤压,增长结构更依赖消费而非投资和出口;总体融资条件越来越紧,储蓄率越来越低,货币环境容易收紧但难以放松。如何解决房地产泡沫问题,去杠杆化和去泡沫化的过程是一个平稳的还是激烈的过程?

所有这些迹象都指向同一个问题:经济衰退的出路在哪里?

"我认为出路在于改革和机构改革."5月25日,CICC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上海举行的21世纪资本市场年会上说。

彭文生强调“机构改革,减少垄断,改善竞争,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改革财税体制。我认为,如果我们想看到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这是一股我们需要看到的上行力量。”

历史课

在彭文生看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积累了6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第二阶段是80年代以后。

“在最初的30年里,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波动比较大。经济周期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向上的通货膨胀、紧缩政策、经济衰退和放松向下的通货膨胀政策;在1980年代,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波动急剧下降,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通货膨胀相对较低的环境中保持了快速增长。”彭文生解释道。

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金融危机中断了西方社会的经济增长步伐。今天,经济学家仍在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早期的黄河时代,以及是什么导致了随后的金融危机。“一个是政策因素。事实上,还有另一个非常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人口红利的变化。”彭文生认为。

“为什么人口红利对通胀波动有如此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中国经济中生活的人比消费者多,而且中国经济的供给相对充足,因此控制通胀更容易。”彭文生解释道。

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西方国家进入了婴儿潮,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增长负担。因此,这一时期是短缺经济,很容易控制通货膨胀,但经济波动相对较大。

事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

在此期间,各国实施的政策仍然吸取以往的教训,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首位,但只是跟上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使通货膨胀不再是一个问题。政策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相对于资产价格的宽松货币政策。

“在改善人口结构的过程中,影响是经济增长相对较快,通货膨胀相对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其资本市场的估值往往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整体融资条件相对宽松。然而,正是由于这些环境因素,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的种子被埋下了。”彭文生说。

回到中国后,上述人口红利的变化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

就影响而言,首当其冲的是汇率问题。彭文生介绍说:“过去十年中,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了高储蓄率。全国的外汇资产分布在私营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几乎所有的外汇资产都在政府手中。因此,当金融市场动荡、风险偏好降低时,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往往很大。”

其次是房地产。在彭文生看来,房地产价格上涨如此之快的原因是高储蓄率,其次,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是一个供应充足的经济体,货币政策容易放松,难以收紧。

改革方向

尽管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相似的历史阶段,但它无疑有自己的特点。

“城乡劳动力转移和人口红利叠加在一起,形成了过去十年中国经济非常特殊的环境:快速增长、高储蓄率、低消费、快速投资、宽松的货币环境、宽松的融资条件和风险。资产扩张,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彭文生分析道。

近十年来,中国总体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其中一个重要机制是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上升,负债率显著上升。但所有这些恰恰是欧美国家目前正在努力解决的去杠杆化问题。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它处于去杠杆化阶段吗?我们认为,在这一转折点上,不确定性相对较大,抓住政策不放会加大痛苦。”彭文生在论坛上说。

换句话说,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如果政策太宽松或太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我认为出路在于改革和机构改革."彭文生强调。

在论坛上,彭文生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药方。

首先是减少垄断,提高竞争力。“我们现在有一些基础产业,如金融、通信和能源,这些产业由一些大企业主导。因此,减少垄断和增加竞争,再加上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改革、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都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防止经济增长下滑。”

二是税制改革。“我们的税收体系过于依赖消费税、增值税和营业税。这种反向税是一种递减性质。国家税收制度的主要来源实际上不利于低收入群体,所以这不仅仅是企业部门和政府。国民收入的内部分配也不平衡。”

“机构改革,减少垄断,改善竞争,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改革财政和税收制度。我认为,如果我们想看到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这是一股我们需要看到的上行力量。”彭文生这么说。

标题:彭文生:走出低谷的出路在体制改革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1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