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57字,读完约6分钟

当始于2009年的“4万亿”投资热潮逐渐消退,加上国家的调控政策,一度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投资开始放缓。与此同时,信贷额度吃紧,民间借贷利率高。从金融机构到国有部门再到民营企业,资金短缺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一度困扰中国经济的“三角债务”问题也卷土重来。

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在新一轮“三角债务”危机下,电力企业如何规避风险?在未来的五年里,这个行业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些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这两种“三角债”的成因是不同的

《电气中国》杂志:资本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合理良性的资本流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然而,自去年以来,曾经困扰中国经济的“三角债务”问题又卷土重来,并逐渐从中小企业蔓延到大企业。你认为这个问题怎么样?

张文魁:去年下半年以来,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企业订单和销售不尽人意,利润持续下滑;另一方面,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收紧造成了资金短缺。这两个因素相互挤压,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相互拖欠问题越来越严重。

《电气中国》杂志: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企业之间形成了大量的“三角债务”,债务规模一度占到银行信贷总额的三分之一。与之前的“三角债务”危机相比,此次国内“三角债务”问题的成因与上一次有何异同?

张文魁:两个“三角债务”的原因仍然不同。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企业间的三角债务达到3000多亿元,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当时“三角债”问题主要是由国内宏观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导致市场疲软,产品积压和滞销,造成企业严重亏损,挤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加剧相互拖欠。

1992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清理“三角债务”的工作,这项工作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圆满完成。除了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1993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三角债”问题立即得到解决。

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三角债务”问题是由经济收缩和货币紧缩造成的。2011年1-12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仍增长13.9%,但增速略有下降。企业对行业增长率的高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过度扩张和产品积压。此外,货币信贷紧缩导致企业资金短缺,相互拖欠。

这两种“三角债务”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相似之处在于后者的销售情况也不尽如人意,但与前者当时的市场低迷完全不同。

不要误解“4万亿”刺激计划

《电气中国》杂志:有人认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采取了“4万亿”的刺激政策。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和企业争相投资扩张,提前扩张,过度扩张,导致企业在随后的宏观调控和货币紧缩过程中陷入资金紧张的危机。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张文魁:我认为经常出现的“三角债务”问题与“4万亿”刺激政策没有什么关系,现在舆论对“4万亿”刺激政策有很多不公平的评价。回顾2008年底,中国经济形势非常紧张。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经济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和出口,都大幅下降。大量农民工返乡,地方财政收入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出台的“4万亿”刺激政策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是可以理解的。

张文魁:告别高增长 中国企业进入“白银时代”

与这种观点相比,我认为问题在于对2010年形势的误判。2010年下半年,许多人担心全球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于是中国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闸门打开了。各地设立了各种名目的地方融资平台,以筹集银行信贷资金,巨额信贷也给企业发出了错误的信号,导致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然而,在2011年,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再次收紧。事实上,正是这种“冰与火”的货币政策导致了企业“三角债”问题的爆发,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深刻影响。

张文魁:告别高增长 中国企业进入“白银时代”

《电华》杂志:通过这个“三角债”问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张文魁:首先,我们应该在政策制定上寻求平稳过渡,而不是走极端。政策出台后,企业总是需要时间来应对。当政策给他一个信号时,企业会根据这个信号扩张,但信贷刚刚收紧。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反映出中国的金融体系受到过度的行政干预,缺乏专业独立性。因此,我认为问题不在于“4万亿”刺激政策,而在于行政金融体系,导致银行体系缺乏专业判断,无法提供正确合理的预警和建议。

张文魁:告别高增长 中国企业进入“白银时代”

中国电气杂志:你认为本轮“三角债务”引发的债务雪球会越来越大吗?

张文魁: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情况可能会得到控制。今年以来,中国的信贷适度宽松。此外,商界正试图消化这一风险,情况不会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严重。不过,这毕竟提醒我们,之前曝光的温州商人“跑”和“跳楼”事件,也有助于决策者和企业界提高警惕,促使企业不要盲目扩张,不要卷入集资和高利贷的漩涡。

《电气中国》杂志:即便如此,20年后,“三角债”问题依然猖獗。这是否也说明了中国在法律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张文魁:现阶段,很多国内企业家告诉我,企业更喜欢做利润较低的出口贸易,以保持现金流。与国内企业做生意时,账面利润似乎很高,但实际上,账目很难收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回。

这确实表明,信贷活动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普遍缺乏约束。尽管有《合同法》等基本法,但在实施具体法律时,很难收回欠款。另一方面,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信用体系非常完善,企业之间一般不存在违约。即使那些不诚实的人也会受到法律的公正和严厉的处理。我们常说“正义是社会正义和社会良知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我们现在急需正视的问题。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张文魁:告别高增长 中国企业进入“白银时代”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