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2字,读完约4分钟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史来看,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推进城市化。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首先,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市化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是一个不断释放丰富内需潜力的过程,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深入发展阶段,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空.内需据相关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将有3亿农村人口在城镇工作和生活,这将带来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并带来城市消费群体的快速扩张。目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6倍,3亿农村居民将转为城镇居民。按照城乡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中国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将增加3.5万亿元,占当前居民总消费的26.3%。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满足了人们进入城市的需求,具有/0/房的广义增长率,这将为扩大内需提供最强大、最持久的内生驱动力。

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

城市化是空地区生产要素合理积累的过程,城市化必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载体。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是,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多从沿海地区开始,然后沿着内陆河向内地延伸。中国正经历着类似的情况。改革开放30年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在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同时,也形成了人口经济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群,有效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而内陆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2010年,东部地区平均城市化率达到60%,而中西部地区平均城市化率仅为45%和41%。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的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

城市化是改变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过程,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必须以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支撑。农村人口过剩,农业水土资源短缺,使土地规模经营难以实施,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中国人均耕地资源只有0.09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只有209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要打破这一矛盾,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面,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同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农村居民人均资源将相应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率将得到提高,这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市场化,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

二是中国城市化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过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率大幅上升。从1978年到2011年,城市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9亿,城市化率从17.92%增加到51.2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第二,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从1978年到2010年,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7个。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面积不到4%,聚集了约18%的人口,创造了约40%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主要平台。

标题: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