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0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鲁诺)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近三年。在过去的三年里,医疗改革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普通人从中获得了什么好处?医疗改革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克服困难?新年伊始,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卫生部部长诸宸。

人民分享医疗改革的成果

问:三年的医疗改革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人们从中获得了什么好处?

答:在过去的三年里,“看病难”的问题有所缓解。政府投资迅速增加,卫生系统挖掘了其潜力。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大医院挂号难、候诊时间长等问题逐渐缓解,人们看病的感觉有所改善。能够在15分钟内到达医疗机构的家庭比例从2008年的80.3%增加到2011年的83.3%。

中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开始享受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参合农民自付医疗费用的比例从2008年的73.4%下降到2011年的49.5%。2008年至2011年,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增速控制在7%以内,医疗费用近十年的快速增长得到初步遏制。

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越来越多的居民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慢性病患者得到了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管理,越来越多的重点人群接受了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服务。根据十省(区)的评估,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在90%以上。

国家卫生指标继续改善。从2008年到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从34.2/10万下降到2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14.9 ‰下降到12.1 ‰。随着各项改革任务的实施,我国居民健康指标进入快速改善期,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是最大的实惠。

卫生事业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问:随着各项医疗改革任务的实施,长期困扰医疗卫生科学发展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是否有所改善?

答:中国的卫生服务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这是我们希望看到多年的改革效果。

首先,卫生资源的分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预防、重高端轻基础、重西医轻中医的问题正在得到扭转,公共财政投资对基层、农村和公共卫生的导向作用正在增强。2009年和2010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净资产增长55%,县级医院净资产增长39%,均高于城市医院。同时,基层卫生人员的数量、学历和知识结构也呈现出积极趋势。2011年,乡镇卫生院人员比2005年增长18.7%,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从23%上升到40%。

专访卫生部部长陈竺:让人民群众从医改获得更多实惠

二是人民卫生服务利用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群众对初级卫生服务的认可和信任度有所提高,2011年初级卫生服务就诊人数比2005年增加了45.7%。

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卫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调查显示,2003年,城乡居民享受医疗保障的比例分别为55%和21%,2011年,这一比例分别上升至89%和97%,农村地区超过了城市地区。监测显示,近年来,孕产妇死亡率、城乡婴儿死亡率差距以及西部和东部农村地区的住院分娩率差距都显著缩小。

第四,卫生支出总额发生了重大结构变化。2001年,个人卫生支出占中国卫生总支出的比例高达60%;2010年,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5.5%,政府预算和社会卫生支出比例分别增至28.6%和35.9%。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专访卫生部部长陈竺:让人民群众从医改获得更多实惠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