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4字,读完约6分钟

根据北京信用担保行业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11年底,北京担保行业余额约为1834亿元,去年新增金额约为1460亿元。其中,私人担保公司占总额的三分之二。

然而,最近爆发的“中国熊事件”已导致蓬勃发展的私人担保行业被深深囚禁。不仅大多数私人担保公司被银行暂停了新的业务合作,而且整个行业也被贴上了“有色”的标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外部质疑。

担保公司违规的频繁发生是这个新兴行业本身的问题,还是制度体系缺失背后的严重伤害?因此,三方利益链中的银行和企业将如何回归平衡和双赢共生?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商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信用担保协会会长李诗琪。

行业状况

中国商报:最近,受钟丹、华鼎等事件影响,整个民营担保行业受到质疑。据你所知,北京担保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李诗琪:首先,个别机构和项目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能说这个行业有什么问题,因为大局是好的。例如,截至2011年底,北京保险(担保行业)总余额约为1834亿元。

其中,去年新增金额约1460亿元,赔偿损失仅为2%。左右。补偿是指企业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不一定是损失,由担保公司暂时支付,不到1%。去年的实际补偿率(融资担保部分)为0.61%。

其次,对于银行和企业来说,私人担保公司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由于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很少,不能满足政府和企业的需要,也不能满足银行的需要。一方面,银行需要借助担保公司来控制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另一方面,小企业也需要担保机构帮助他们与一些股份制银行联系。

因此,担保机构和银行离开是不现实的,这仍然是一个如何合作共赢的问题。当然,担保行业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仍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群体,尤其是民间担保机构,大多规模相对较小,话语权相对较小。

“银熊”游戏

日报:刚才你提到担保公司在“银企”关系中比较弱,现在很多银行都全面终止了与私人担保公司的合作,给“银企”关系蒙上了阴影。你认为目前的情况如何?

李诗琪:银行对私人担保公司的“原产地歧视”至少有三个问题。首先,与国务院的精神相反,去年10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连同“新36条”,鼓励私人资本和私人机构,包括金融和准金融企业。

其次,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民间担保机构占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总额的三分之二。大多数私人担保机构花自己的钱,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这可以说是对社会的贡献,所以我们不应该歧视。

第三,这将带来系统性风险。例如,在北京,私人担保机构占总担保余额的三分之二。如果“一刀切”,即1000多亿元人民币将落到空,大量保险项目将缺乏一些保险后监管,这将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从几个角度这样做是不合适的。

然而,担保机构应该自律,包括考虑如何控制自己的资金,确保自己的现金流,不非法经营,不参与高利润贷款。我不认为政府监管机构和银行对担保机构提出高要求是件坏事。只要他们平等相待,这对行业的发展是件好事。

日报:你认为什么是合理健康的“银行间合作”模式?你需要一些强制性法规来推动吗?

李诗琪:健康的模式应该是风险分担。从利益角度来看,银行收取利息,担保公司收取担保费,因此双方应相应承担部分风险成本。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风险共担还可以避免因银行不作为而导致的风险扩散,即由于担保公司的干预,贷前审查被忽略,甚至允许风险的存在。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风险分担是有益的。

我认为,这种“风险共担”机制最终会随着市场化的发展而产生。当然,在初始阶段,如果有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制性规定,这一过程将会更快、更规范。政府监管部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目前要强制实施并不容易。因为这和市场运作中的供求关系是一样的,目前,合作伙伴本身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然而,即使没有这种强制性规定,形成“风险分担”机制也只是时间问题。

李世奇:健康的“银担”模式应是风险共担

分类监管

日报:目前,很多人建议对政策性担保公司和商业担保公司实行“分类监管”,但这是否会扩大它们之间的差距,还是会导致更严重的“原产地歧视”?

李诗琪:我认为这种“分类监管”应该意味着对政府出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例如,现在国务院的精神是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所以对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要求不能与普通商业私人担保机构的要求相混淆。因为它花政府的钱,所以它负责财政支出。

事实上,这已经反映在许多城市。例如,北京最近明确表示,政府出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将被要求为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服务,并将接受评估。而这一考核标准不仅是合法合规的操作,也是使财政资金满足绩效要求的社会责任。

然而,“分类监管”也应该警惕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政府的资金不能用于盈利,所有资金都必须服务于小微企业。我认为,政策性担保公司应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但同时也应确保空有一定的利润,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另一个极端是,在市场上运营的担保公司认为,只要不违反规则,就可以盲目追求高风险和高收益,这也是错误的。担保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应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既有利润空,又有有效的风险控制;它不仅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而且能为小微企业服务。实践证明这是没有问题的。

日报:很多担保行业的人认为现有的担保公司分类方法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你认为担保公司应该如何分类?

李诗琪:目前有几种分类方法。首先,按照出生的分类,即根据投资主体的情况,可以分为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即民间担保机构);二是“三令”后,担保机构分为融资性担保机构和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在我看来,最好按照业务状况将其分为三类,即融资性担保机构、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和一类不从事担保业务但被称为担保公司的机构。

李世奇:健康的“银担”模式应是风险共担

划分担保公司的初衷应该是区分其职责和职能。比如,政策性担保机构花政府的钱,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而且必须优先为中小企业服务。商业担保机构,首先,不花政府的钱;第二,绝大多数(商业担保机构)不享受政府的相应政策,因此,只要合法合规,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实习记者罗一丹、魏也为本文撰稿)

标题:李世奇:健康的“银担”模式应是风险共担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