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2字,读完约4分钟

三年前,时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的曹文莲呼吁中国推进金融改革。他是当时支持中国金融改革的专家之一。 今天,中国金融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联近日在接受《中国商报》专访时表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利率市场化,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 金融改革的核心是利率市场化 第一财经日报:你认为利率市场化对当前国家金融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曹文莲: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利率市场化。没有利率自由化,监管当局就很难放开对私人资本的准入。即使是自由化,利率自由化也是最关键和最根本的,因为存贷款利差仍然存在,这可能加剧寻租和金融准入腐败。 例如,民间资本可以成立金融公司或金融机构,所以在中国目前的信用体系下,很有可能谁有关系就可以获得营业执照,这将继续带来新的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和低效,甚至导致更大的金融混乱。金融业本身应该是一个有竞争力的行业,只有加快利率市场化,金融业才能市场化。此外,我认为政府应该进行不同层次的监管,而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受到中央的监督和严格的控制。对于一些吸收公众存款且存在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政府应严格控制并发放许可证;例如,一般的中小金融机构和投资咨询机构,政府应该逐步放开对准入人数的限制,而管制不应该那么严格,如香港的“二等许可证”。许多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在建立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时可以交给地方管理。 总的来说,我认为在接下来的金融改革过程中,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如果我们从下调贷款利率开始,风险就不会那么大。这主要是一个决心的问题。敢于突破行业垄断和部门利益也需要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利率市场化应该优先于汇率改革 日报:与汇率改革相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紧迫性是什么? 曹文莲:总的来说,中国的金融改革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3年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明确了方向,20年来,基本实现了同业拆借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定价。然而,自2004年放开贷款利率上限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并未继续,金融改革的重点已转向汇率。 正如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核心,而利率是资本的国内价格,汇率是资本的国际价格一样,考虑到国内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改革本身的可控性和操作难度,利率自由化应该比汇率改革更加重要和优先。 近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经常受到国际压力的干扰,促使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人民币升值、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但是,应该认识到,在此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实施利率市场化,使国内银行能够练好内功,具备良好的风险定价能力,而不是在旱涝保收的情况下保本。由于贷款利率只在上限开放,银行可以轻松赚钱,而不管紧缩的信贷政策。 利率市场化的“三步走” 日报:现在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好时机吗?如何实现利率市场化? 曹文莲: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贷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多年,宏观经济基本面良好,现在是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最佳时机。我去年6月写了一篇文章,建议利率市场化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扩大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培育银行贷款的风险定价能力和市场价格竞争力。这一步骤可以运行六个月到一年;二是允许商业银行提高大额定期存款利率,放开贷款利率下行限制,促进银行存款定价的市场竞争,优化信贷资源的风险配置。这一步大约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最后,银行的所有存贷款利率都应该放开,而市场利率应该完全由金融中介来决定。 只要中央政府下定决心,各部门密切配合,如推进银行股份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就可以而且应该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

标题:曹文炼:利率市场化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