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65字,读完约11分钟

5月15日,北京亦庄,气温26摄氏度,有点热。在和康变频(300048)办公楼五楼的会议室里,气氛更加热烈。 此时,合康变频2012年第一次股东大会正在召开。和康变频的七位股东和高管,除了“八卦”王亚伟离开华夏之外,举手同意了三个方案等。,讨论了公司在武汉的生产基地和将来可能的人事变动。 在2小时的股东大会上,和康变频的两位实际控制人看起来非常不同。总经理叶锦武不时笑着,而董事长刘金成却没什么表情。在过去的20年里,47岁的刘金成多次改变了自己的角色。如今,“排名第一”的和康变频也进入了结构调整的门槛。手表大亨刘金成说,他很务实,坚信自己继承了在家里开工厂的祖父的基因。 1988年,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生刘进创办了律师事务所。在被分配到广东万宝集团进出口公司一年后,国内的经济形势越来越糟糕。喜欢逆向思维的刘金成坚信“寻找便宜货”的机会已经到来,是时候攒钱建自己的律师楼了。 所以,当许多人“上岸”时,刘金成“出海”。在广州,刘金成什么都卖,比如礼品、钟表和电子产品...他非常勤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已经积累了20万元,而且他已经存了差不多同样多的钱来建一座律师楼。一桩失败的生意给了刘金成一个新主意。 有一次,刘金成签了一份价值10万元的5000只手表的大订单。当时,这是一大笔钱。刘金成说,他认为如果这笔钱没有赚到,他可能会觉得生活不自在。 但是刘金成最终没有盈利。他正在寻找的供应商是一家香港手表厂,但他根本无法在那里获得货物,所以这笔大订单不得不落空。“如果有100只手表,也许有办法。”刘金成回忆道。 然而,刘金成并没有为此后悔太久,他很快就意识到:“既然钟表业如此火爆,自己开一家钟表厂也没有什么利润可言。”1992年8月,刘金成在广州租了两栋房子,用省下的20万元“律师建设费”开办了自己的钟表厂。两个月后,首批手表正式发布。 刘金成说,他很务实,坚信自己继承了在家里开工厂的祖父的基因。总之,他觉得自己做生意很得心应手。 因此,28岁的刘金成发现做生意是他一生的追求,而律师的梦想也在某个时候消失了。 到2002年,明珠星集团刘金成钟表行业的年产值已经达到近5亿。 天使投资人 “在和康变频成立的最初几年,我是一个纯粹的投资人,很少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刘金成是和康变频,类似于沈南鹏对麦考林,并从金融投资者演变为实际控制人和经理。然而,他仍然喜欢被称为"天使投资人",当记者犯了一个错误,他会做一个特别的纠正。 合康变频是刘金成的第一笔投资。 2002年,刘金成起步的明珠星集团手表产业年产值接近5亿。然而,他发现这个行业的利润在逐渐收窄,市场在萎缩,而他作为例子的华为却越来越大,所以他想进入高科技行业。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刘金成没有决定做什么。 今年八月,两个村民发现了刘金成。他们的名字叫杜欣林和陈秋泉,毕业于湖北监利同一个中学,与刘金成。杜和陈是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他们都在首钢学院工作。1999年,他们同时进入立德华富,领导动力装置的研发。 一年后,杜和陈离开立德华富,掌握了“单元串联多电平逆变器”技术,开始创业。 当时,陈秋泉的老同学、低压变频器的郭建军投资了200万元。但是这些钱只够研发用。 2002年,杜和陈在深圳创业失败,但他们没有放弃,于是他们开始游说在广州取得巨大成就的。 当时,刘金成对高压变频一无所知。然而,经过短短一周的调查,他决定投资这家失败的公司。 “他们失败了,因为资金太弱,200万英镑对这个行业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刘金成告诉《金融周刊》记者,高压变频器行业的资本门槛至少是2000万元。 理论上,刘金成并不担心。中国第一代高质量的高压变频器是由杜、等人生产的,他们当时已经是中国的顶尖技术人员。 刘金成认为高压变频是他正在寻找的高科技产业。 当年,刘金成投资1500万元,占股权的75%。2003年6月,和康变频在北京成立。刘金成是董事长,张涛是总经理,是上海的老同学,主持公司的日常运作,杜新林和陈秋泉负责R&D和生产。 “实际上,在和康变频成立的最初几年,我是一个纯粹的投资者,很少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刘金成告诉《金融周刊》记者。 也许这个命令让刘金成找到了一种感觉。随后他成立了明珠星投资有限公司,并先后投资了两家电子元器件企业。2005年,他投资了it网站51cto,2008年,他投资了电子商务公司友谊会,2009年,他投资了一家led生产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五六项投资”。刘声称这些投资回报都不错,但不多。毕竟,企业正处于上升期。然而,现在在网上很难找到友谊会的网站。 “我通常投资于团队或行业。标准很难说,很多事情都是基于感觉,没有理由说出来。”刘金成说,他进入这些公司纯粹是作为投资者,并没有参与管理。 联盟 叶锦武为和康变频带来3000万元的资金和销售团队,并获得一半股权。 2010年1月20日,在创业七年后,和康变频登陆深圳创业板。这时,刘金成的角色已经转变成了和康变频的经理。 五名具有独特技能的人员促成了鹤康变频与刘金成的上市。刘说这个团队是完美的。精明的温州人叶锦武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不甘”工程师杜新林、陈秋泉负责技术研发,张涛负责市场营销,王俊峰带来雄厚资本,刘金成负责资本市场和公司战略。 成立的头三年,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由于缺乏经验,市场并没有真正开放,销量增长缓慢。而刘金成的手表公司被行业低迷搞得不知所措,这也切断了和康变频的资金。 2006年,刘金成认识了一个帮助和康变频打开销售大门的人,他就是叶锦武。 叶金武,上海上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擅长销售,从事低压变频器工作十多年。他在变频器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 看了中期的经验,而叶看重的是和康变频的先进技术,两人一拍即合。 今年,叶锦武带着3000万元的资金和他的销售团队来到和康变频;将公司一半股权转让给叶,放弃大股东身份。“让他成为大股东有什么错,只要他能在公司做好工作。”刘说道。 叶锦武进入公司时订购了100台逆变器。他的销售团队遍布全国,国内市场迅速打开。2007年,和康变频高压变频器的销量为212台,但2008年飙升至473台,市场份额进入中国前三名。 同年,国内高压变频器的老板李德华富与和康变频器相互起诉专利侵权,并被送上法庭。刘金成亲自走了出去,最后和对方握了手。“今年,我的工作就是上法庭。”刘打趣道。 与此同时,刘金成开始正式参与公司的具体事务,主要负责资本运营。 随着大规模扩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和康变频需要更多的资金。 刘金成联系了1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但最终选择了报价适中的联想投资。 2008年底,联想投资和联想控股共同投资7600万元人民币,占和康变频15%的股份。此外,君汇风险投资、免世方达、新金泰等风险投资相继进入。 “联想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其投资总监王俊峰对变频器行业有着深入的研究,能够帮助企业发展。”刘金成说,他选择风险投资主要是为了看看基金是否了解该企业。 由于资金充裕,和康变频的业绩攀升更快,随后的上市是理所当然的。 “第一” 立德华富于2011年被施耐德以6.5亿美元收购,合康变频器成为中国第一家制造商。 多年来,和康变频一直是一个追逐者,国内品牌立德华富遥遥领先,未来还有abb、西门子等跨国企业。 2003年前后,国内高压变频器市场仍由国外制造商主导。虽然国内有很多制造商,但大多数都因为技术有限而失败。立德华夫是最成功的。 根据立德华富官方网站,立德华富于1998年在北京成立,专门从事高压变频器。根据变频器世界的数据,2011年立德华富的市场份额为19%,排名第一。这个职位已经有人担任多年了。 和康变频成立后,由于杜新林、陈秋泉两位工程师的存在,在技术上几乎与立德华夫相同。 “但和康的日子不好过。”据刘金成介绍,当时由于国内高压变频器在市场上的认可度较低,虽然在技术质量上没有问题,但合康变频器的销量并不理想。 “其实,我应该感谢李德华富。”刘金成认为,正是因为这个竞争对手的成功,国内品牌才能慢慢被消费者接受,为国内企业树立了榜样。 “它是中国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导者,我们将一步步跟随它。”尽管与李德华有很多“恩怨”,但刘金成是坦率的,非常尊重李德华。 刘金成认为,abb、西门子和其他外国公司正在中国高压变频器市场萎缩,因为这些服务相对较低,而且不熟悉中国市场。例如,外国企业通常需要在交货前收钱,而国内企业则正好相反。同时,外国企业对利润的高需求使得他们的产品价格高于国内产品。 据中国电气工业协会变频器分会统计,截至2009年,国内企业已经占有80%的市场份额,其中和康的变频份额为11.24%,仅次于立德华富。 然而,随着施耐德于2011年以6.5亿美元收购立德华富,合康变频成为国内第一家高压变频领域的制造商。 “我们是‘第一’。”刘金成笑着说,和康变频仍然需要努力工作,以实现真正的突破。 重新开始 这次,和康变频的竞争对手是西门子、abb、施耐德等大型国际企业。 在刘金成看来,有一片看不见边际的蓝色海洋。 “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0亿英镑,3年内将达到15亿英镑。”刘金成预测,鹤康变频将在今年的高压变频市场份额超过立德华富,成为国内市场的真正老大。他认为虽然这个市场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离上限还很远。 “高压变频器市场每年有40亿,而且这个市场还在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达到数百亿。”刘金成说。 东方证券比较乐观,其研究报告认为,未来几年,市场对高压变频器的需求将持续增长40%以上,未来十年市场容量将达到500亿元。 刘金成的理想是将和康变频改造成西门子和abb在中国的业务。 然而,目前,和康82.2%的变频产品仍然是通用高压变频器。与高性能高压变频器相比,其技术含量要低得多,毛利率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但是,对性能要求较高的中低压变频器和防爆鹤康变频器才刚刚起步。 这次和康变频的竞争对手是西门子、abb、施耐德等大型国际企业。据变频器世界统计,2010年,国外品牌在国内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份额达到70% 。为了争夺这个更广阔的市场,刘金成和他的团队在2011年初调整了筹资项目,增加了武汉基地中低压防爆变频器的生产和研发内容。据刘金成称,该项目已进入安装阶段,预计将于今年投产。 刘金成说,武汉基地是鹤康变频今年最重要的工作。 然而,随着西门子、abb等企业技术的多年成熟,和康变频能否像以前一样成功突破?

标题:“天使”刘锦成从投资人到公司管理者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