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6字,读完约4分钟

5月11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邢育静作为“欢迎来到盛会——中央国家机关女领导访谈”的嘉宾之一,与网友进行了网上交流。邢育静在采访中表示,人民币跨境使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在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走出去”方面,邢育静指出,“十二五”规划对此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改革精神、风险理念、服务意识、合作态度,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走出去”。真正落实国家的战略部署和部署,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民生,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推进人民币海外贷款和投资。借鉴国际经验,推动设立海外贷款和投资基金,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二是研究出台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将适时进一步放宽个人人民币业务相关政策,个人人民币跨境流动将更加便利。三是有序发挥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作用。结合中国银行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开放进程(601988),积极响应海外金融机构和央行(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资产和外汇储备的意愿。第四,继续积极响应更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安排的要求。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央行(货币当局)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已逐步从应对危机转向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下一步将继续积极响应与更多国家建立本币互换安排的要求。

邢毓静:积极稳妥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中国于2009年7月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项目。试点项目启动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大幅增长,跨境人民币业务领域和品种不断拓展创新,跨境投融资人民币结算全面推进,境外人民币认可度和认可度大幅提高,有效发挥了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促进了对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从2009年7月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和广东启动,海外地区从香港、澳门和东盟启动。2009年累计结算金额36亿元。截至2011年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已扩展至全国,境外参与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90个,贸易结算金额约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6.6%。从试点开始到2011年底,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量达到2.58万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1049亿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326亿元。

邢毓静:积极稳妥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邢育静表示,从各种制度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包括自2008年以来与1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实现了人民币对泰铢银行间市场的区域交易,实现了韩元等5种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直接上市。在贸易结算的同时,在中国开展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人民币直接结算,跨境人民币业务延伸至部分资本项目。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海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稳步推进,海外央行、港澳人民币清算行、海外参与行等海外机构获准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同时,积极支持香港保持和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目前,人民币已成为仅次于港元和美元的香港第三大货币。

邢毓静:积极稳妥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邢玉京表示,跨境人民币业务为企业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极大便利。

一是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是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提升国际地位的必然选择。历史经验证明,一个经济大国只有开放才能永远保持活力,开放是大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中国目前的开放程度来看,实体经济的开放程度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基本相当,但货币金融方面的开放程度和影响力与实体经济的开放程度并不相称。

邢毓静:积极稳妥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第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现实需要。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促进金融监管能力的提高,加快市场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三,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有利于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是新形势下促进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满足国内外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投资及相关业务结算货币的需求,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首先是帮助企业节约成本;第二,有利于企业管理的明晰化;第三,有利于企业优化汇率风险管理;第四,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标题:邢毓静:积极稳妥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