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51字,读完约8分钟

在新的董事会成员中,徐刚和葛晓波是王东明的心腹,另外三名独立董事也由王东明任命。朱武祥曾为中信基金工作。

经过几年的竞争,华夏基金终于被命名为“王”。

2012年5月11日,华夏基金宣布新一届董事会名单: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600030)、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华、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葛晓波;清华大学独立董事朱武祥和中国银行前董事长谢德仁基金贾建平。

“这被称为垄断,卖方控制买方,中国证监会负责让这样一个董事会通过选举产生。”一位与华夏基金有着深厚渊源的人士告诉《金融周刊》记者。

据接近中信证券的消息人士透露,即使在中信证券内部,徐刚和葛晓波也被视为王东明的心腹。

2011年年中,由于海航集团临时退市,华夏基金的2只股票没有退市。正是王东明去无锡会见国联集团董事长王西林,促使国联集团下定决心要入股。

据《金融周刊》记者报道,虽然华夏基金的公告没有说明胡祖六与任何股东之间的关系,但董事会中的胡祖六确实是山东海丰派来的。为了规避中国证监会对基金公司股东的限制,胡祖六毫不犹豫地借壳购买股票。

据接近华夏基金的消息人士透露,三名独立董事均由王东明任命。其中,朱武祥曾是中信基金的独立董事,他与中信证券的关系不言而喻。

由此看来,在本届董事会的9个席位中,除范勇宏外,王东明已经能够影响8票,几乎完全由他控制的票数已经达到6票,彻底打破了连续几年的“王东明+范勇宏+三位独立董事”的平衡格局。

上述与华夏基金关系密切的人士对《金融周刊》记者表示,目前、、腾的安排只是为了平稳过渡,范的团队已经计划退出整个华夏基金。据估计,滕田明和张后启都有可能离职,而吴志军和刘文东更有可能留任。

动荡仍在继续。

经过三年三场战斗,范勇宏的股权梦想是空

在2010年夏天、2011年夏天和2012年春天,市场一度集中在范勇宏即将离开的传言上。

2010年夏天,范勇宏发现大股东中信证券不允许他在股权转让中发表意见,也不支持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因此他愤怒地于3月份前往美国。回国后,他发了一封著名的内部邮件:“12年来,我们一直把中国当成家来爱(它真的是家吗?”?)”

2011年夏天,华夏基金的新股东基本确定,范勇宏接触的机构退出,华夏基金管理团队梦寐以求的股权激励计划变成了泡沫。

当时,中信证券已经下定决心,即使转让了51%的股份,也要控制华夏基金的实际控制权,所以总是寻找那些只有金融投资需求的股东。

《金融周刊》此前报道称,华夏基金目前的第二大股东南方资产可能由其管理的私募基金——昌威基金提供资金。据《金融周刊》报道,自那以后,中国证监会已要求相关机构对此做出解释。

胡祖六现任春花资本集团董事长。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11年11月8日华夏基金敲定股权受让的前一天,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了业务信息,胡祖六成为公司新的法定代表人。

华夏基金没有明确提及胡祖六与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的关系..

因此,胡祖六的持股比例还应符合证监会对基金公司股东的要求:“持续经营三个完整会计年度以上。”——春华资本集团成立于2010年,2011年11月显然不能成为任何基金公司的股东。

有传言称,在所有股东以高价购买华夏基金股份之前,他们只与中信证券沟通过,从未联系过范勇宏团队。

2012年春,由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精心设计并间接控股的第三方财务管理公司“华夏人财务咨询有限公司”被曝光。华夏基金管理层对王东明已经知道该公司的成立,并在华夏基金董事会上通过并形成决议表示愤慨。然而,在《金融周刊》报道后,中信证券转而指责华夏基金的管理层

停止项目。

最终,双方的沟通陷入僵局,范勇宏选择了离开。

新股东对此感到焦虑,23年来已有83亿元资金回流

在范勇宏和王亚伟带头离开后,剩下的管理层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2011年加入的几位新股东非常焦虑。华夏基金目前的盈利能力远低于他们的预期。”上述与华夏基金关系密切的人士表示:“他们一直在要求管理层盈利。”

2011年,五家机构共出资83.44亿元购买了华夏基金51%的股份,当时平均每10%的股份价格为16亿元。此价格基于华夏基金2011年的总利润15.98亿元。

现实是,中信证券2011年年报最终披露华夏基金2011年营业收入为28.4亿元,利润总额为8.85亿元,净利润为6.67亿元。与2010年相比,这一净利润数据下降了近40%,不到预计数字的一半。

2012年3月中旬,华夏基金开设了几只基金进行认购。该公司解释说,它对蓝筹股市场持乐观态度,并认为投资者如果在此时购买其规模较大的基金,将会产生获利效应。

但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表示,华夏此举与公开发行规模下降有关。从华夏基金季度报告和华夏投资研究部的外汇观点来看,华夏对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没有明显的集体加仓迹象。范勇宏曾公开表示,2011年的股市大于整体机遇。在中国证监会的网站上,华夏基金只公布了一个新的债务基数。

从以上迹象来看,不可能得出华夏基金对市场前景,尤其是蓝筹股市场持乐观态度的结论。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在股东的巨大压力下,一向不急于求成的华夏基金,几年后终于变形行动,将规模扩张再次提上日程。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王亚伟和范勇宏的离开可能会导致华夏基金的规模和管理费收入进一步下降。具体的影响可以在今年基金的第二季度报告中看到。

“首先,如果下半年没有牛市,中国的收入和利润可能会进一步下降;第二,今年或明年,我们将失去公募老板的地位。”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高管预测,中国将处于王东明时代。

即使2011年华夏的净利润为6.67亿元,即使全部分配,新股东也需要23年才能返还资本。

如果一些股东的钱来自私募股权融资,压力显然更大。华夏的盈利能力下降后,股价也会发生变化,很难回到160亿元的高估值。

“(新股东)他们根本不明白这个行业是由人创造的。如果管理不稳定,华夏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以这样的价格收购中国,最好是直接成立一家新的基金公司。”一位中国老人说。

王东明的难题:中国依赖什么?

虽然参与华夏基金巨变的很多机构在整个过程中都表现出了克制,但不喜欢媒体的王亚伟甚至亲自召开媒体见面会,争取平稳过渡。但是毫无疑问,王东明仍然面临着一个困难的中国。

"如果腾田明有离开的打算,对中国的影响将会更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滕多年来协助处理华夏基金的日常事务,对产品和系统有着深刻的了解,是基金行业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多年来一直被视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国投资研究部门刚刚完成一轮调整。许多基金经理的变化并不能解决他们活跃的基金所面临的问题:在非单边市场,大的股票基数很难有所作为;然而,只有少数几只基金和大量的基金经理,而缺乏花哨的股票限制了单只基金通过投资个股获利的能力。

据业内传言,2011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对华夏投资部的公平交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表示了不满。此后,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修订稿)》,强调在一段时间内,同一基金公司应实行同方向“无差价”原则,同时停止不同组合当日的反向交易。

当时业内有传言称,证监会发现华夏可能存在于同一只股票中,并优先执行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指令。

被束缚后,华夏基金的投资难度加大。

但今年基金行业流行的工具产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人的声音。

目前,还没有渠道知道股东们为今年的华夏基金提出了多少具体的利润目标,管理层能否实现这个目标。除国联集团旗下的证券公司可以与中信证券共同分享中国上亿的子仓收入外,其他股东只能依靠年底分红。

“根据中信证券的强势风格,很有可能直接干预华夏基金的管理,或者将管理工作交给华夏基金。”前述熟悉中信证券的人士表示。

标题:华夏范勇宏与中信王东明摊牌内幕 争斗数年终姓王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