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3字,读完约4分钟

改革红利将迅速消失,银行利润将适度下降 随着2011年上市银行年报的披露,关于中国银行“高利润”(601988)的争论此起彼伏。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往往触及银行业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争论背后的焦点实际上指向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包括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改善民间金融。 近日,《中国商报》记者就银行业“高利润”、利率市场化、小额信贷等话题采访了北京银行(601169)董事长严。 银行业改革的红利正在加速消失 中国商报:去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为10412亿元,同比增长36.3%。你如何看待银行业的“高利润”? 闫: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应该得到全面客观的看待。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资本充足、资产质量良好、流动性充裕、盈利能力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经济起飞和崛起的良好环境,得益于中国银行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 同时,银行业是一个高负债、高风险的企业。在保持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承担实体经济潜在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积累利润,以增加拨备、补充资本和化解风险。特别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脱媒的不断加剧,银行业改革的红利正在加速消失。从经济发展周期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始终是经济起飞的产物,是金融改革的结果,是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步成长的,是互利共赢的。 日报:你对今年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有什么预测和期望? 闫:展望2012年,本行利润在持续高速增长后将适度下降。 具体来说,生息资产的增长率将略有放缓,对净利润的拉动作用将下降;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影响银行贷款的议价能力,同时存款正规化趋势持续,净息差对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下降;相关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率相应下降,理财业务发展规范化管理,手续费收入对利润增长的贡献有限。 警惕利率市场化 日报:利率市场化对国内银行业中长期发展有积极作用,但短期内对中小银行的影响不小。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闫: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中国银行业提升国际视野,建立市场化机制,强化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利率风险管理和资本价格管理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商业银行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做好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充分准备。 利率自由化对不同商业银行的影响肯定会促进银行业竞争格局的重大变化。总体而言,大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将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市场优势将得到巩固,而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可能会进一步削弱,部分中小银行可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中小银行应采取防范措施,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是通过战略突破,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二是通过业务转型促进盈利模式的优化;第三,通过管理改革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我希望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能够区别对待大多数中小银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间和步伐上,要充分考虑中小银行的承受能力和对中小企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给予一定的政策保障,给中小银行更多的先试机会,拓宽收入来源,促进中小银行提高利率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也要创新银行监管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大政策支持,提升中小银行服务能力。 日报: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发展小额信贷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闫:目前,北京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1000亿元,4200多户,居同业前列。北京银行是一家中小型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它具有管理水平低、信息沟通快、决策灵活、与企业沟通方便等优点。 然而,由于发展基础薄弱、发展过程艰难、品牌意识和市场地位低下,中小银行仍是银行业的“弱势群体”。此外,作为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中小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压力和成本压力。因此,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中小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为中小银行和小微企业营造更加和谐的发展氛围和舆论导向,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标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谈银行业“高利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