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74字,读完约7分钟

3月27日,夏普在日本宣布,台湾鸿海集团已投资52亿元人民币收购夏普约10%的股份,并成为夏普的最大股东。 微利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郭台铭在原始设备制造商模式之外寻找新方法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跳楼、侵犯劳工权益、贴牌生产利润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郭台铭,鸿海的纯贴牌生产模式也受到了挑战。最近,美国非盈利组织公平劳工协会(fla)发布了一份报告,称富士康存在数十起严重侵犯劳工权利的行为。苹果表示支持fla的调查报告,富士康接受了调查结果,并表示将进行整改。但需要郭台铭考虑的是,苹果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利润只有2%。 所以,寻求变得不可避免。除了收购夏普10%的股权,郭台铭还进军房地产行业,在中国许多城市购买土地建造房屋。3月初的消息显示,郭将投资76亿元在长春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建设一个城市综合体。郭最大的动作之一就是投资1000亿元进入光伏产业。 显然,郭台铭想摆脱为别人做婚纱的困境,在模式上做一个很大的改变。被宠坏的光伏产业郭进军光伏产业被称为行业内的“排头兵”,因为1000亿元的投资无疑将带来光伏产业的“大洗牌”。去年,鸿海在江苏省盐城市成立了扶余能源科技(阜宁)有限公司,最初投资3000万美元生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此前,郭台铭还与中国最大的多晶硅企业保利GCL联合建立了大同新能源项目,计划投资900亿元。郭台铭计划在大陆光伏领域投资1000多亿元。 据《时代周刊》记者报道,光伏行业上游多晶硅企业的利润率远高于下游零部件企业。一些下游零部件公司也试图向上游扩张,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率。富士康不参与上游,而是从事需要大量人力的设备组装项目,这是富士康的核心优势。但其与保利的合作几乎完全覆盖了光伏产业的产业链。 太阳能协会主席孟祥安告诉《泰晤士报》记者,富士康以前生产过光伏电池,电子工业技术有很强的积累。在目前情况下,光伏以外的大企业和财团进入,像富士康这样拥有先进技术和资本的企业完全可以击败中小企业。 经过一个自然无序的发展过程,中国光伏产业已经进入调整阶段。据公开信息显示,去年中国光伏产能达到40gw,产量达到21gw,出口16gw,国内组装仅为2.8gw,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达到拐点。 中国投资咨询公司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认为,一方面,对于光伏行业的其他企业来说,这些新进入的资金无疑会进一步加大行业的竞争压力,而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将会更加困难。另一方面,这表明尽管光伏产业暂时进入寒冬,但其未来发展潜力仍然巨大,这也是许多资本进入光伏产业的原因。 据权威机构调查,到2016年,全球光伏产业将达到50gw,国内光伏产业将超过10gw,光伏产业将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密集型进入光伏行业,寻找技术先进的企业,就像在熊市中寻找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企业,等待光伏牛市的到来。 鲶鱼效应 许多专家告诉《时代周刊》,富士康进入光伏产业引起了“恐慌”,除了对其他资本的示范效应外,还有鲶鱼效应,因此富士康将在光伏产业的洗牌中扮演重要角色。 现在光伏行业形势不好,大量企业倒闭,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光伏产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无序和盲目性。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认为,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没有经过国家的规划和批准,地方政府在追求gdp和成就的驱动下推出了大量光伏项目。尤其是当光伏产业利润高、订单大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打击了各地开展光伏项目的热情,但并没有遏制各地开展光伏项目的热情。直到大量企业倒闭,企业库存激增,人们才开始关注它。 中国投资咨询新能源产业研究员肖涵告诉记者,光伏产业真正的繁荣期还没有到来,空的市场空间依然巨大。其次,目前光伏产业的低点也是一个整合的好机会。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进入光伏行业或扩大其光伏业务,以便在光伏行业复苏之前抓住机遇。对于实力雄厚的企业来说,这是投资光伏产业的最佳时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钱平帆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富士康拥有巨大的资金和人力优势,进入这个已经风雨飘摇的行业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行业洗牌,提高行业门槛。富士康的1000亿资本投资将不可避免地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并有非常大的产量。加上富士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这将不可避免地对行业内的其他企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不仅大量没有优势的企业会失败,而且许多有单边优势的企业也会做出改变。不排除优势互补的企业为了生存会联合起来形成产业集团。 亚美能源投资集团“抱团取暖”的做法印证了钱平帆的说法。2月18日,山东黄鞠新能源、金正大(002470)国际、伊山新能源、山东山泰集团、山东电安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台湾丁盛国际光电集团等14家新能源企业与山东一家房地产企业联合成立了新能源企业亚美能源投资集团。 黄鞠新能源表示:“目前光伏市场的形势并不理想,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利润都严重下降。建立一个合资企业相当于组织一个团队来热身。该集团包括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合作不仅可以形成价格优势,还可以获得大型光伏项目。改变商业模式鸿海的年度报告尚未发布,但其去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利润为192亿新台币(约合40.7亿元人民币)。与苹果公司数百亿美元的利润相比,这个数字低得可怜。郭台铭必须寻求突破。 郭台铭的行为暴露了他的意图。如果你愿意承包,你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一流的企业,而郭台铭可能不愿意。跻身世界500强的鸿海一直缺乏信心,拥有自己的品牌是打破这种局面的利器。3月27日,夏普公司宣布将向鸿海集团出售约10%的股份,以获得669.1亿日元(约50.7亿元人民币)的增资。然而,郭台铭分别以4.06%、2.53%、0.65%和2.64%的比例认购了鸿海精密、富士康、鸿顺和q-run的股份。鸿海将超越日本人寿保险公司,成为夏普的最大股东。 据介绍,夏普引进鸿海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遭受了巨额亏损。去年,日本的赤字达到了自夏普100年前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达到2900亿日元(约合223亿元人民币)。夏普需要资本和合作伙伴来改善其运营和市场。这个机会对郭台铭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说是捡便宜。 据记者了解,苹果电视即将投产,鸿海旗下的奇美面板不符合要求,韩国三星和lg面板价格过高。为了从苹果赢得更多的订单,双方的合作更有优势。 据报道,鸿海之前已经收购了索尼的大部分电视组装业务,鸿海还持有台湾一家面板厂志美电子的股份,但这些都不足以增加鸿海在产业链中的优势。与夏普相比,奇美电子在面板制造领域缺乏先进技术,与夏普的交易弥补了这一缺失环节。 据媒体报道,除了收购夏普的股权,夏普还将把技术转让给鸿海,因此鸿海在贴牌生产苹果产品方面将拥有更强的优势,不会得到韩国公司的所有订单。在掌握了面板技术之后,郭台铭的公司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原始设备制造商,而是已经包括了技术出口业务,增加了更多的利润点,并且有能力要求苹果公司提供更多的利润。 鸿海集团拒绝就公司的战略意图向记者提供更多解释,但钱平帆认为,郭台铭不排除走自主品牌之路。代工企业通过代工发展自己的品牌是有先例的,三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星最初是苹果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在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后,开始以自己的品牌独立生产。钱平帆认为,如果富士康独立开发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将超过许多国内品牌的水平。

标题:郭台铭谋变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0568.html